
公屋设计

1960年代
范例
葵涌徙置区
单位面积
9.94 - 26.01平方米 / 107 - 280平方呎
单位设计和楼宇设施
- 楼高8层
- 独立露台供煮食和晒晾衣物
- 单位内没供应自来水;大部分住户在入伙後安装室内水喉
- 两至三户共用公共厕所和浴室
- 单位内有电力供应

1960年代
范例
秀茂坪徙置区
单位面积
第四型:
9.94 - 31.96平方米 / 107 - 344平方呎
第五型:
8.92 - 20.07平方米 / 96 - 216平方呎
第六型:
14.03 - 26.94平方米 / 151 - 290平方呎
单位设计和楼宇设施
- 一般楼高10层
- 单位有水电供应
- 单位有独立厕所
- 每隔三层有升降机连接

千禧年代
新屋邨设计着重环保,包括:
- 绿化率不少於三成
- 采用隔音材料建造地台
- 引入雨水及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,用以灌溉部分花槽植物等
- 采用多种「绿色」建筑技术
- 天台装设光伏板,为公用设施发电

2000年代
范例
牛头角上邨
单位面积(室内楼面面积)
一至二人单位:
18平方米 / 194平方呎
二至三人单位:
22平方米 / 237平方呎
一睡房单位:
31平方米 / 334平方呎
两睡房单位:
40平方米 / 431平方呎
单位设计和楼宇设施
- 浴室内外分别设有晾衣架和晾衣杆
- 大厦设紧急发电器
- 厨房设不锈钢灶台和洗涤盆

2010年代
范例
启晴邨
单位面积(室内楼面面积)
一至二人单位:
14平方米 / 151平方呎
二至三人单位:
22平方米 / 237平方呎
一睡房单位:
31平方米 / 334平方呎
两睡房单位:
35平方米 / 377平方呎
单位设计和楼宇设施
- 大厦设双食水缸,确保供水不会间断
- 公共地方采用「两级光度照明系统」,节省能源
- 设置「共用W型聚水器系统」,阻隔异味和细菌
- 每层升降机大堂设长凳,供居民等候升降机时使用